国史网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
 
重要新闻 | 影像记录 |  教育指南
中国概况 | 人物长廊 | 大事年表
国史珍闻 | 图说国史 | 60年图片
专题研究 | 理论指导 | 政治史 | 经济史 | 征文启事 | 学 者
学术争鸣 | 学科建设 | 文化史 | 国防史 | 地方史志 | 学 会
论点荟萃 | 人物研究 | 社会史 | 外交史 | 海外观察 | 境 外
特别推荐 | 文 献 | 统计资料
口述史料 | 图 书 | 政府白皮书
档案指南 | 期 刊 |  领导人著作
   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雷达信息 >> 文化教育科技
年俗,可以“喜新”,却不必“厌旧”
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2/01/31    来源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
  字体:(     ) 关闭窗口
  春节过后,微博上又开始议年俗。根据某微博网站发起的过年习俗投票数据显示:近24%的网友知道初一拜年习俗,20%的网友了解守岁习惯,而其他年俗习惯则知者甚少。近年来,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一些旧年俗式微甚至消失。不少民众认为,传统年俗正在被遗忘,与此同时,新的年俗正在产生和发展,并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  今年春节,笔者也体验了不少新年俗:碍于票难买、车难坐、假期短暂等现实困难,笔者把家乡的父母接到北京来过年。当下,越来越多善解人意的父母们也开始选择到外地工作的儿女家过年,这种“反向探亲”的方式正逐渐为外地工作者所接受。
  因为在外地过年,大年初一,笔者和父母选择了网络视频的方式给远在家乡的亲戚朋友们拜年,并将平常录下的一些视频发送给他们观看,还将过年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微博上,和朋友们互动。
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到燃放鞭炮的危害,过年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,而用电子鞭炮代替鞭炮,让污染少一点,天空蓝一点,过一个绿色的春节,正在成为一种潮流。据悉,今年春节,北京五成市民没放鞭炮。
  而出门旅游,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过节方式。今年,周围不少朋友放弃了传统的过年方式,去民族地区旅游,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俗,有的去贵州黔东南,走访侗族、苗族的村寨,闲坐岩洞鼓楼,静听侗族大歌;有的飞到海南,在蓝天碧海中感受热带阳光的妩媚,在黎族村寨里品尝山栏糕、香草糕等飘香的黎族特色点心;有的去新疆欣赏北国风情,坐雪橇,打雪仗,玩转冰雪世界。
  文化是民族之根,而年俗正是一个民族集中展现文化的时刻。然而,文化是鲜活的,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过年习俗不必拒绝推陈出新,更不必永远抱着那些老习俗不放,对于从民间草根生长出来的新的过年习俗与新的年味,不妨多些欣然接纳。
  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对旧年俗的抛弃。年俗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,即便外力的影响可能让过去长期形成的习俗受到一定的影响,但只要给其留有一席之地,这些习俗便又会蓬勃地生长。比如,北京春节举办的许多各具特色的庙会上,有古香古色的仿清祭祀表演,有京剧脸谱、陕西皮影等民俗味儿浓郁的各式展览,还有冰糖葫芦、蒙古烤肉等各地丰富多彩的小吃。而现在,不少大城市逢年过节还邀请乡村艺术团等表演一些民俗节目,舞狮、踩高跷等传统民俗节日都受到市民们的欢迎……
  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希尔斯所言:“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,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,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。” 对于年俗,我们不必墨守成规,而应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,可以“喜新”,但却不必“厌旧”。

查看原文
    1. 社会建设“文化性”的追问
    2. 今年粽子“不成礼”
    3. 如何管住变异的“习俗”?
    4. 并非所有“非遗”都须“复活”
    5. 思想的力量
    6. 从习性到习俗:缠足女性的身体博弈
    7.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过清明
    8. 宋圭武:扶贫要注重“福贫”
    9. 当“文化”遇到“春节”
    10. 在结合锻炼中走向自我成熟
    相关链接 - 当代中国研究所 - 中国社会科学院网 - 两弹一星历史研究 - 人民网 - 新华网 - 全国人大网 - 中国政府网 - 全国政协网 - 中国网  - 中国军网 - 中央文献研究室
    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版权声明
   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:京ICP备06035331号
    地址: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
    邮编:100009 电话:66572305 66572306 Email:gsw@iccs.cn